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增动能添活力
中共五常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五常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思想观念再解放推动改革创新再起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能活力。
用足解放思想“加速器”,助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胆探索、先立后破,持续做大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工业振兴行动,编制完成《关于加快产业振兴促进五常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五常市工业振兴行动方案》,有中生新推动“高品质谷物、特色饮品、特色北药、高品质畜产品、森林食品、新能源”6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中生有培育“寒地服装、农机和装备配套、现代包装、宠物食品、生物制造”5个新兴产业。年初以来推荐申报2024年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和智能工厂5家,指导4家企业参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家企业参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证。1至8月,167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114亿元、同比增长5.2%。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服务保障增效年行动,争取并实施增发国债项目1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个、其他中央投资项目6个,实施省、哈尔滨市重点项目30个。年初以来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个、投资总额44.7亿元。1至8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同比增长94.2%、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34.8%。深入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完成《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五常大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中央大街五常大米官方体验店建设,“稻乡五常”官方体验馆在深圳市坪山区开馆,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713.41亿元,连续9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在2024国际稻香米品牌大会上,在对市场声誉、知名度及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后,五常大米以973的品牌强度,位列世界第一名。
用好解放思想“传送带”,助推民生福祉“提档升级”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按照“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的工作思路,选派1200名党员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深入240个受灾较重村,帮助群众解决灾后生产生活难题538件(次),对需要临时救助的53729人及时发放政策补助资金2551万元,对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特困供养户等960户1244人全部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统筹实施龙凤山水库抵御超标准洪水防洪设施提升、交通路桥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涉及桥梁35座、农村道路771公里,农村道路施工现已完成76.5%;启动乡镇中小学校灾后维修项目建设,升级沙河子镇卫生院等9所因灾受损卫生院;美化农村公路1416.5公里,绿化灾后恢复重建村屯202个,建成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3个,重点打造和美乡村五星级村1个、四星级村10个。年初以来,将受灾地区群众创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等“三送”活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78万元,帮扶就业3469人,进一步拓宽受灾群众收入渠道。加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年初以来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9405.79万元,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成立10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100个“温暖之家”,服务各类弱势群体3000余人(次)。
用活解放思想“新招式”,助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建管,推动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紧盯城市日常管理“难点”问题,将2024年确定为物业管理年,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物业管理整治工作,制定下发《五常市2024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攻坚行动方案》《五常市物业管理混乱问题系统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对全市所有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新增完成26个小区备案手续。紧盯城市市容市貌“堵点”问题,扎实开展“净城”、春季市容集中整治行动,取缔规范违规棚点40余处,清理占道流动摊点40余个,清理违规占道经营124处,城区保洁率、洒水除尘率、垃圾处理率保持100%。紧盯城市功能布局“堵点”问题,完成早市迁址,启动杏花山公园建设,加快体育馆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实施福熙荟、东方悦府等房地产开发项目6个,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维修城区道路2.8万平方米,升级改造4条城区主要道路,投资2500万元的智乐谷五常金山公园游乐场建成并投入运营。
解放思想 靶向发力 精准锚定县域振兴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中共依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依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以创新理论武装推进解放思想,以思路观念转变赋能产业提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学思践悟、细照笃行
夯实解放思想的理论根基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举措,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在持续学思践悟中实现思维能力再提升、思想观念再解放。一是深化理论学习。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制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计划,以集体学习研讨为主要学习形式,将个人自学、交流讨论、青年干部读书班有机结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次、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00余次,不断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解放思想观念。二是丰富学习形式。依托“依兰县委中心组学习”“依兰理论工作专群”等微信群,分享最新理论政策知识和社会关注热点1000余条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每日一学”专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学思践悟走深走实。三是拓宽学习途径。组织开展基层调研、红色教育、榜样示范、参观教育等多种活动,拓宽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用结合、知行相促。
围绕实际、精准对位
明晰产业提质的发展方向
切实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引领经济振兴,努力抢抓机遇,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充分释放独特风力资源优势,截至2023年,累计装机并网105万千瓦,争取2024年年底装机并网总量达到150万千瓦、2025年年底突破200万千瓦,持续领跑全省风电产业发展;丹青水库工程建设全面复工,积极推进中煤15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长江屯4.9万千瓦水电站、丹青1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等水电项目前期;力促总投资百亿元的中煤龙化东方电气“一区三园”氢能产业项目落地,构建风光水储氢全种类清洁能源开发新格局。二是大力发展食品医药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牵动,实施“扶老拓新”行动,借助北大荒集团品牌影响力,建成鲜食玉米加工项目,全力招引玉米深加工和肉牛、生猪养殖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力强药业与哈药集团战略合作,力争巴布剂项目全面投产,努力将依兰打造成全国凝胶膏行业创新发展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化工产业。全力推进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借助化工产业园区平台优势,有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全省、全市化工产业梯次转移,力争今年建成年产500吨26-二氯苯胺项目,实现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类项目加快集聚。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借助亚冬会和“尔滨”火爆出圈契机,成功举办“山水依兰 亚冬同梦”第十五届依兰漂流节暨啤酒美食节,重塑中国北方第一漂“巴兰河漂流”美誉。升级依兰博物馆展陈,全面修缮五国城坐井观天园,构筑文旅产业“一江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格局。年初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5亿元。
把握主动、开拓进取
深化能力作风的发展实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主线,持续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见行见效。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全面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思路、机制运行,着力提升学习质效,制发《业务大讲堂全年讲座台账》,全年计划讲授12期,预计培训人员达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依兰高质量发展。持续锤炼优良作风。扎实开展“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进一步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严格落实“五细”要求,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工作机制,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迅速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把手”走流程,高质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成立企业服务专区,打造“前店后厂”企业服务模式,优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750余项,县、乡、村“一网通办”能力全面提升。
解放思想 务实创新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中共木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木兰县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深化解放思想、破除观念束缚,以务实创新为引擎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创新思路谋发展,以商会商促先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木兰县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破难题,着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以商会商促先机,激发释放振兴发展活力动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持续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以优化营商“加速度”赋能高质量发展“强磁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机制,执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首席服务员”制度,对企业面临的问题顶格协调推进,让企业家感受到木兰作为和效率。通过推行“政务直播间”,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搬到云端,无限向基层延伸。开展进企“敲门行动”,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推动“应享尽享”“可享快享”,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方面大胆探索、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开展以商传商、以商招商,“政商沙龙”系列活动,厚植企业对木兰的情感认同和环境认可,促进落地企业现身说法、以商会商,形成招商发展的“裂变”效应。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驱动农业现代化,让农业高质高效有“奔头”,让农村宜居宜业有“看头”,让农民富裕富足有“甜头”。鼓励引导企业用好资源,做强做优“农头工尾”文章,提高品牌知名度。破除传统农业思维,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完成耕地轮作8.88万亩,成功续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粮食产能稳定在14亿斤以上;建设年产3万吨的“胚芽米”生产基地,打造木兰“中国活米之乡”品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建农村公路19公里,改造危桥4座;改造农村危房355户,整体维修改造彩钢房1231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务工就业1938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694人;投入衔接资金4553万元,实施项目22个,脱贫人口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推进文旅融合
木兰县有着丰厚的红色文旅资源,东北抗联鸡冠山密营是一座“红色富矿”。抓住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抗联遗址核心区的契机,坚持“生态+”发展方向,打造“红色研学+旅游”线路,形成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主阵地和全省红色旅游的“打卡地”,为红色文化的赓续传播开辟新渠道。采取“民族特色+民宿旅游”方式,打造集餐饮、民宿、民族风情、民族食品加工、户外娱乐为一体的体验游,涵盖民族歌舞表演、打糕制作、辣白菜制作等民俗活动,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体验的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用旅游拉动产业,探索多元经营方式,推动形成“家家都有产业,全村都是产业户”新局面。
创新“引育用留”理念,引人留才搭台筑梦
创新人才“引育用留”理念,紧盯“引育并举、搭建平台、服务留才”三大关键环节,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充分抓住返乡“流量”,靶向瞄准返乡人才,举办专场招聘会,抢先抓早激活人才引进“蓄水池”,为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人才动能”。坚持宽领域培养造就“本土人才”,着力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精心培养农业种植新技术、农机操作新技术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种植提质增效等方面本土人才1000余人,打造一支留得住、能管用的本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创新留才举措,打造人才栖息“新生态”,为引进的非本地户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公租房;为考录的非本地户籍党政人才提供廉租房,有效缓解住房压力。大力实施“人才温暖工程”,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小微企业孵化中心投入使用。辟建1000平方米的电商创业空间。“人才食堂”面向全区企业人才开放服务。
解放思想闯新路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方正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方正县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标省委市委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部署要求,坚持打“科技创新牌”、走“绿色发展路”,以产业革新引领发展焕新,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方正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化思想破冰自觉
着力以新引擎塑造新格局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产业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以渔稻综合种养及深加工、硅材料精深加工、新能源等3个百亿级产业为主,绿色食品、合金刀具产业项目为辅的“3+2”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并同深圳工业设计协会、中国五矿集团深化合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产业发展思路措施。打造专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善道路及配套给排水、供热供蒸汽管线20余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20栋25万平方米,启动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员工服务中心,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优化体制机制,组建方华、正茂等国有平台公司,运用金融工具盘活资金,投入7300万元参股5家科技创新企业,为项目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深化开发区管理改革,建立“管委会+公司”模式,规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管理,提升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水平。
夯实项目破局举措
着力以新投资带动新提升
围绕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延伸配套,在“招、谋、争、抢、接”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2023年以来,陆续招引益海嘉里、徐一菲食品、运达储能装备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谋划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食药品产业园区一期、方正银鲫现代渔业园区等项目,争取工程北米母婴食品、上海康拜零甲醛生态板等成果转化项目,承接大尺寸光伏组件制造等产业布局项目,推动畅彩科技包装、利农糯米粉精深加工等传统项目提档升级、转型发展。多措并举促落地,在厂房建设、设备购买、资产盘活、市场嫁接方面,活化机制、积极服务,推进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转化。持续强化产业科技赋能,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工程北米”被工业部确定为“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试点示范,留胚米加工智能成套装备技术研发获评省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母婴食品向产业链延伸和细分市场领域拓展。累计完成稻米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获得科技创新奖企业9家,启动硅材料和稻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服务破题机制
着力以新担当优化新环境
强化政策供给,制定《方正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制定33项支持措施,为企业落地、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强金融合作,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资金4.7亿元用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强化要素保障,组建项目专班,强化重点项目调度,全周期保障项目运行。学习运用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完善项目审批容缺机制和开工承诺机制,推行定制化服务,确保每个项目在三个月内完成施工审批手续。强化包联服务,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项目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县级包保领导、一个落地服务专班、一本台账推进管理,对项目建设做到全过程对接、全时段服务,力促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好、早达产,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70余个,切实提升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