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党建+商会”走出“万企兴万村”新路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9 22:10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工商联紧紧依托“党建+商会”,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全力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聚人心,展现了民营企业“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时代风貌,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商得美誉”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举党旗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从抓班子建机构带队伍入手,不断推动商会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落实“双向进入”,即乡镇商会和商会党组织同步设置,商会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同步配备,全市乡镇商会和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加快“双向覆盖”,构建以商会党委为核心,会员企业支部为主体的党组织架构,做到会员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全市乡镇商会覆盖会员企业1800余家,会员3000多人。建立“双向机制”,建立“党组织与商会领导层、党组织与理事会”议事双向互动机制和“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会员”工作运行机制,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问题。“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后,全市乡镇商会与属地政府结对率达100%,围绕产业项目、劳务输出、产销对接等方面建立帮扶项目达327个。扎实开展“井冈红”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二)抱团干凝聚发展力量。坚持以制度保障、平台支撑为依托,推动企业由“一根筷子”聚合为“一把筷子”,抱团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度强基,夯实抱团基础。出台促进“党建+商会”发展若干政策举措,明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乡镇商会承接当地政府转移事项、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依法依规进入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依法依规参与当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商会企业间战略合作,帮助商会增强造血功能。平台创新,营造抱团环境。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开展金融“活水润余”提升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市、县(区)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调处矛盾纠纷、诉讼维权,挽回经济损失。渠道畅通,破解抱团难题。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工作制度,开展“入企走访连心”“亲清助企”“法治体检”等活动,宣传惠企政策,回应思想关切,收集意见建议,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服务赋能,释放抱团效应。成立行业联络处,推行“商会领导、行业牵头”的抱团运行机制,建立党员联络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和人才引进、项目对接、融资贷款等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万企兴万村”奠定物质基础。

(三)带民富引导回报桑梓。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专项行动,推动会员企业积极返乡带动民富,形成企业创业有成、产业兴旺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态势。“双培+协会”助“头雁”领航。开展“双培”工作,致力于把优秀会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致富带头人。搭建“党建+乡镇商会+协会”平台,成立市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培训致富带头人600多人。商会广泛发动会员企业深入结对村组开展调研和帮扶实践,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合作社”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户、村集体“三赢”发展。新余市欣欣荣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2687户4787人参与香菇产业发展。“乡贤+培育”促“归雁”回巢。践行“弘扬先贤、凝聚今贤、培育新贤”理念,深入挖掘和培育在外奋斗的“新乡贤”,引导在外人士、新乡贤人士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捐资助学、帮扶颐养之家等公益活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心帮扶困难群众。同时分批次在乡镇、村委建设“乡贤文化馆”,努力营造乡贤“情牵故土、反哺桑梓”的浓厚氛围。渝水区珠珊镇沙头村“乡贤文化馆”以先贤鼓舞后人、用今贤激励乡亲,打造成全市各界人士的教育实践基地。“典型+示范”带“群雁”起飞。培育63个典型示范点,10个被认定为省级典型项目,给予重点联系指导和宣传推介,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学习样本。新余市水北商会带领138家企业320名会员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帮助当地群众每人年均增收至少1000元,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商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四好”商会等荣誉。

(四)聚人心传承乡风文明。坚持以党建文化引领商会文化建设,结合历史传统,传承乡风文明,形成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品牌,“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的商会文化在新余蔚然成风。“党建+颐养之家”,聚焦农村居家养老,各乡镇商会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帮扶640家颐养之家,投入资金物资1900余万元,惠及老人1.2万名。“党建+脱贫攻坚”,乡镇商会带头结对弱村,商会会员主动领办脱贫产业,带动400多个村集体增收达5万元以上。“党建+乡村治理”,商会会员一家带一村、一村带一片,帮助处理矛盾纠纷400多起。据统计,全市商(协)会会员助力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捐资助学、“厕所革命”等乡村振兴事业累计捐资近9亿元,其中水北商会会员累计捐资2.1亿元。

三、取得成效

(一)民营企业家的信念更加坚定。通过全域打造“党建+商会”建设新余样板,开展“井冈红”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新余民营企业家们的内心依赖,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定信仰。近年来,民营企业领域获评为市级以上荣誉37个,其中获评“新时代赣鄱先锋”6名、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全市先进党组织4个,“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集体15个、示范个人5名。

(二)民营企业党建基础更加夯实。通过开展“党建+商会”专项调研,推动各党组织落实“一商会一品牌”工作要求,探索强党建促会建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擦亮“党建+商会”品牌,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真心真意抓党建的行动自觉。组织商会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实现党务工作者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党务工作能力。目前,新余市工商联主管的商协会54个,建立党组织77个,有党员1200多名。

(三)民营企业回馈社会更加积极。很多民营企业主动捐款捐物、献计献策,形成了从“看着做、跟着做,到自动自发做”的生动格局。在“万企兴万村”活动中,全市423家商会企业结对帮扶377个村委,打造了金鸡布村、花木里村、东边锦园等20多个示范基地。每到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各级商协会积极开展关爱“一老一小”活动,累计捐款捐物9亿元,达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商得美誉”的良好效果。

(四)民营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民营企业党组织突出党建引领发展,组织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创先争优,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2023年,新余市净增经营主体2.1万户,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51.78亿元,同比增长0.7%,占GDP比重为59.6%,民营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四、经验探讨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商会作用。要加强对商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指导商会完善内部机构、岗位设置,增强工作力量。通过学习教育,及时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商会从讲政治高度认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召开行动推进会、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宣传表彰等形式,充分激发商会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二)坚持产业提升,促进长效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民营企业的优势所在。要通过深入调研,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谋划,找到切入点、结合点,发挥民营企业在资源市场、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扶持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同时,重视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特色产业向广度深度进军,走好农文旅“三位一体”之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增添动力、提供支撑。

(三)坚持村企共联,实现互利共赢。要真正做到造福农村、富裕农民。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倡导、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等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教育、提升信誉,展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良好社会形象,以责任担当赢得社会尊重认可,进而赢得更多客户资源、更大市场空间,实现村企互惠互利、共享共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