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昨天,在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谢聪颖、张天长、吴文灿、郑坚、林宇、郑玮、章才岔、陈瑞赞、钟俊岭、项奕豪、潘林昶、南君侠、王旭梅、周夏静、张章15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
建立概念验证机制 夯实科创成果本土化根基
吴文灿 市政协常委、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推动温州科创事业发展,其中以青山控股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温医眼视光与药学为引领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凸显,已成为温州科创发展的主旋律,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但作为高投入才有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类型,目前在温州发展面临诸多不足。
吴文灿建议,充分发挥温商、温财、温智强大的储备优势,强化政府引领,聚焦眼视光、创新药产业等细分领域的“少数个例”,在少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成果转化的创新投入过程,加大对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吸引慈善基金、信托基金、社会捐赠等投向研发领域,资金多源合流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渠道。稳步扩大以科技要素为主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应用,优化科技信贷结构。
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建立概念验证机制,夯实科创成果本土化根基。依托实力较强的温医大眼视光医院、药学院等6大国家级科创平台,以及成熟度较高的中国眼谷、基因药谷等科研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温州眼视光、药学等尖端学科的资源禀赋与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充分利用与引进高水平运营主体、行业龙头企业和投资机构,联合组建公共性、开放性、市场化运作的概念验证中心。
加快突破在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与制约,大手笔筑峰填谷。加强政府引领,统筹部署推进温州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在温高校与高能级科创平台的研发优势,积极探索以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揭榜攻关”机制,形成企业提需求,政府“发榜”,市场为主配置资源,在温高校与各大科创平台主动承接、高校积极支持保障、政府根据实际创新成效给予支持、激励的新机制、新模式。
扎实推进江心屿文化改造提升 打造中国山水诗发祥地地标
陈瑞赞 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把江心屿打造成中国山水诗发祥地地标,是温州实施“强城行动”、振兴千年斗城的重要举措。
陈瑞赞委员在代表民进温州市委会所作的发言中谈到,江心屿自2018年启动改造提升工程以来,文化景观得到系统梳理,景观空间得到优化拓展,但从打造中国山水诗发祥地地标的要求来看,主题聚焦还不够集中,文化挖掘还不够深入,宣传效应还不够显著。
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聚焦山水主题,加强景观塑造。高质量统筹建设东西园。利用西园空间做好谢灵运 “诗山”“诗路”等景观设计,着眼长期发展,高标准建设各类场馆及配套的主题酒店、观景平台、广场、书院、游乐场、步行街等,全力打造一个适合当前人们休闲观光需要的山水诗主题景观园,与东园的传统景观形成融合互补。
二是加强文化挖掘,讲好“江心故事”。围绕诗词文化、佛禅文化、名人文化、宋韵文化等主题,谱写 “江心诗史”“江心禅史”,设立“江心屿历代名人馆”,进一步充实“宋园”的文化元素,多主题讲好“江心故事”,让江心屿成为展示瓯越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是筑高传播平台,提升运营管理。建设“中国山水文学馆”,引进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打造高水平的研学基地、交流平台和传播中心,承办全国性诗歌赛事和各类活动,提升宣传活跃度。利用新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重现山水诗情境,打造青春版山水诗,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
推动设计之都创建 打造温州时尚特区
钟俊岭 市政协委员、浙江思珀整合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温州市广东商会会长
2024年1月,我市召开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发出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冲锋号角,提出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推动设计之都创建,打造温州“时尚特区”正当其时。
钟俊岭建议,聚力打造“时尚产业设计之都”IP。以鞋服、眼镜为核心,延伸发展箱包、首饰、宠物、包装等周边产业。积极配套发展面辅料、直播等产业配套,强化教育、秀场、活动等产业基础设施供给,谋划打造“时尚产业设计之都”大IP,推动时尚在温州、时尚看温州;树立“大设计”理念,营造有助于激发设计潜能的多元包容的社会氛围;发起“设计造城”运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因地制宜创作大量小而精致的时尚艺术节点;提升重点商圈能级,打造主题化、特色化、多元化时尚消费空间,培育时尚潮流消费。聚合温州鞋文化周、温州国际服装节、温州国际眼镜展等时尚展销平台,邀请海内外设计大咖共参与,创办国际设计周。
全力做好“世界温州人设计师联盟”平台。支持本土高校升级或增设时尚专业及设计课程体系,引育时尚买手、时尚营销网红、时尚舆情分析人才等时尚潮流人才。着力培育一批原创能力强、设计独特、引领时尚潮流的独立设计师和品牌工作室;支持在外温州人“品牌回归”,建立“世界温州人设计师数据库”,做大做强“世界温州人设计师联盟”。
构建AIGC等人工智能的多元化时尚设计体系。加快引入国内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平台,打造“AIGC+时尚产业”应用场景,加速孕育时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红靴奖”及“市长杯”等赛事品牌的持续打造,吸引世界鞋服行业各类人才和企业落户温州。加速推进浙江创意园、时尚智造设计中心等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提升,培育一批时尚产业网上设计交易服务平台。支持AIGC技术在服装、鞋履设计领域的应用普及,打通“设计、生产、营销”的数智产业链条。
做强“链”上文章 激发新能源产业新动能
项奕豪 市政协委员,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近两年来,温州累计签约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4300亿元,其中温州湾新区作为浙江省第七个省级新区,也在加快打造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链,相继招引落地瑞浦兰钧、伟明盛青和麦田等超百亿项目,谋划动力电池隔膜、热管理系统、电池拆解等项目,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全覆盖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项奕豪建议,强化市场“磁吸力”,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源头短板。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化为“药引”,调研分析产业链中薄弱环节,通过持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服务,吸引八方来客,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微调,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打造产业“新引擎”,强化产业创新探索转型路径。壮大新能源产业基础,就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强化创新引领,同时还要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环节中的定位和在创新链条中的功能,全方位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动力。
激活人才“内动力 ”,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一方面要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需求,实施更加开放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居留政策、子女教育、税收优惠和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引育更多产业领军人才和产业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本地人才成长,为高端人才提供科研项目资助、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等支持,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加强珊溪水源地综合治理 保障全市人民安全健康用水
潘林昶 市政协委员,文成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珊溪水库是温州人民的大水缸,每天供应着600万人的饮用水,珊溪水源地治理保护对温州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珊溪水源地治理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成效显著的同时也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潘林昶建议,以“规”促管,构建高质量统筹体系。谋划制定珊溪水利枢纽高质量水源地发展规划,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划定规划核心区,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准入清单和产业规模,成立水源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厘清属地部门职责清单,细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执勤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完善“河长+检察长”府院协作机制,全过程监督整治破坏水源地突出乱象。统一文泰瑞三地在农(林)自用船舶管理、打击非法捕捞、畜禽养殖处置等领域的执行标准。
以“数”聚智,构建高效能联动体系。迭代升级库区智慧管理平台,纵向贯通市县乡镇“一网通管”平台,横向联通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全面纳管涉水涉库违法行为。强化区域数字联动模式,建立跨部门执法活动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在线确定主责部门和协同部门。完善实时感知监测系统,在岸线增设人脸识别、应急广播等前端感知设备,强化登记船舶电子定位管理,配置具有必要功能的无人机、无人船,形成“水陆空”立体化智能安防体系。
以“合”发力,构建高水平治理体系。探索建设“生态行刑共治中心”,在水源地重点部位铺设具有基础执法功能、联合执法指引、智慧联通平台的“三有”联勤执法阵地,推动各类潜在隐患依法依规全面整治清零。成立生态义警队伍,引导库区流域周边群众提升爱水护水自觉。用好水资源,立足优势发展“水经济”,打好保护水生态、集聚水制品、提质水文旅、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组合拳,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保障属地群众高质量就业创富,并将发展获利反哺库区流域周边村居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