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一年卖出2000万公斤水果 当地农户均受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25 01:30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是有名的水果大县。在临猗主县城边缘,冷库分布在道路两侧,大货车停在门口装箱,拉着各家冷库和仓库贮藏的果子发往各地。

  临猗县电子商务商会会长卫荣平介绍,临猗县有110万亩林果面积,水果产量70多亿斤,冷库520座,水果储存量达25亿斤。临猗县城的水果快递发货量占运城市1/3,占全山西省的1/10。县里的158个水果品种中,以苹果最盛。

  24岁小伙专注水果电商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种植苹果有先天优势。位于北纬35度苹果种植黄金带上的临猗县,县域峨嵋岭横贯全境,涑水河流经东西,黄河水灌溉全县。县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尽管临猗的苹果被戏称为“丑苹果”,但味道清甜可口,汁水很足。

  24岁的小伙董晨旭看着父母做水果生意起家。那时,父母在线下各地一面寻找货源,一面寻找买家。霜降一过,收来的苹果打包装车,批发给各地零售商、水果店老板或者超市。

  20岁那年,董晨旭开始接手家里的生意。一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行情好时每天发货三四百箱。后来转型做供应链,为各大商家供货,每天发货七八千箱。

  每天凌晨4点多,董晨旭便去市场上收水果,收完货开始打单、调纸箱、联系快递、装车,全是一个人干,有时一天只睡4个小时。也因此,他的名声在临猗县城开始响亮,“一个小娃娃,每天都装好几趟车”。

  做供应链受制于商家,单子少发货量就少。2020年,董晨旭开始开网店,自己当老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对比,他发现拼多多是农副产品流量和发货量最大的平台。从2022年起,董晨旭逐步把精力和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拼多多的店铺上。

  当时,他在拼多多的单量每天约一万三,多的时候能到三四万,最多一次参与平台的流量活动,达到了一天6万单的峰值。

  去年10月,临猗县角杯镇专门负责收购脆柿的供货商找到董晨旭帮忙。粗略统计,角杯镇十几万亩土地,有90%种的都是脆柿。

  10月脆柿成熟,但当时全乡镇面临大量滞销。脆柿不同于苹果,无法在冷库保存,摘下后最多保存10到15天,如果没人买只能烂在地里或被倾倒进垃圾堆,这一年不光白干,还赔不少钱。“当时大家都天天发愁自家的柿子怎么办,天天上门来问。”供应商回忆。

  通过电商平台,董晨旭将这些滞销的脆柿卖了出去。“小董用每斤7、8毛钱的价格收了农户的脆柿,尽管比往年低了些,但对农户来说能卖出去已经很不错了。”供应商表示。

  “农云行动”助当地农户增收

  2023年,2月,拼多多“农云行动”正式启动。保持“零佣金”,让利农民和消费者;集中投入优势资源,重点助力100个农产带建设“数字化新供给”;批量对接当地优质供应链“上云”,举办专场招商培训,对优秀新农人进行小规模针对性辅导,孕育1000个成功典范;为农产带商家对接仓储、冷链等专用农货物流体系;通过平台持续集中曝光,助力打造100个农特产的区域和全国性品牌。

  上述理念,与临猗县电子商务商会会长卫荣平的想法不谋而合,董晨旭也赶上了这一机遇。从今年起,临猗县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猗顿农品”,董晨旭负责管理其网上店铺。

  8月,拼多多“农云行动”来到临猗县,董晨旭作为临猗县电子商务商会副会长邀请“农云行动”来做讲座。为了让当地农户尽快熟悉互联网,卫荣平会抽出时间给大家讲课,“很多都是老年人,但他们也玩手机。尽管不懂在平台怎么开店,至少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是怎么回事也好。”

  今年是临猗县的“苹果大年”,每家每户丰产丰收。临猗县耽子镇耽子村农户吴娇娇,家有20亩果园,她已经以1块8毛一斤的价格把苹果卖给董晨旭这样的电商平台头部商家,收入达到17万元。

  吴娇娇回忆,三四年前临猗下冰雹,苹果被打得坑坑洼洼,品相不好,要么贱卖,要么低价给果汁厂。去年又有霜冻,花朵都被冻掉,烧麦秸取暖也保不住。每天一早村里人都聚集在村头,为冻掉的花发愁。靠天吃饭,没人知道如何是好。

  今年,自家的十几万公斤苹果已经出手,她白天没什么事,就来董晨旭管理的“猗顿农品”仓库帮忙装箱。仓库内,堆满了套着膜袋的苹果。女工们熟练地将箱子撑起来,从身边的“苹果山”拿苹果装箱。通常一箱18个苹果,一层9个。

  在这里帮忙打包的女工,都是村子里种苹果的农户。苹果卖完,她们就算解放了,到董晨旭的仓库打工,能多赚点钱。打包一箱挣8毛,如果手快,一天可以赚200-300元。

  今年,吴娇娇很放松,“苹果卖不出去,你心里是不会清净的。一边想着卖自家的苹果,一边想着来打包,最后什么都做不好。但是有了拼多多,我们卖苹果非常快,在家等着就好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