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会长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商会会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26 19:59



商会洞见

做记者的时候,和五花八门的企业家打交道,在采访提纲里,我常常会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您是否参加了商会,在里面做什么?事实证明,从这一个看起来略显乏味的问题里,可以挖掘出关于这一个世界的些微真相。

百度百科对“商会”一词是这样界定的:商会,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一般指商人们依法建立的、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工商业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团体法人。实际上,更有着重强调的一句是,商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的商会流派繁多,但本质上主要以行业性和地域性来区分,比如前者包括各类纺织业协会、房地产商联盟、互联网联合组织等,后者则更易以出身论英雄,“潮商”、“浙商”、“晋商”、“渝商”的称谓由此而来,当然还有以学校出身划分的,例如北大企业家俱乐部等,不一而足。

相对而言,地域性商会在商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更为实际,特别是对于传统行业的商人们来说,借贷、担保等很多民间金融行为都能在商会内部实现跨界合作,且这一类商会大多和官方保持着良好联系,商会会长一般都会被当地政府吸纳为政协委员,因此,地域性商会的能量只要发挥得当,还是相当强大的。

一般来说,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会会长,大约需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孟尝君掌控三千门客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二是如胡雪岩的鼎盛时期一般具备令人诚服的财力;三是像杜月笙一样仗义疏财、黑白通吃的好人缘。作为一名“带头大哥”,商会会长一般是沉默寡言的,但关键时刻的只言片语必能左右形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让众人臣服的资历,或者拥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镇不住场的商会会长,往往掌控不住内部形势,更别提“积聚力量、共同发展”的基本准则,这时往往就会像一头衰老的雄狮,遭遇最无情的背叛,被更强有力的新头领取而代之,甚至被行进的队伍遗弃在荒漠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商会内部的论资排辈是相当严重的,由于利益纠葛,许多商会的内部往往站队严重,分化成各大派系。这时候,吃饭就是一门艰深的学问了,特别是在竞选季,赴宴往往赴的都是“鸿门宴”,谁请吃饭该去,谁请吃饭不该去,去的都有什么人,如果去了该如何应对……所以,接受还是拒绝邀请,是赴宴者向主人表明态度的基本行为,至于饭桌上,除了碰杯之外,大约都是一些玄乎又玄的江湖黑话,酒喝到尽兴了,也就是说明“这事儿差不多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竞选季开始了,中国的民间智慧和美国的公开选举被有机结合在了一起。通常,在竞选前大半年,候选人都会让“马仔们”放出风声,试探会员们的反应,其后,他会亲自找商会里的资深元老谈心,并暗中铺排好秘书长、监事长的候选人,组成一个非正式的竞选班子。我的一位朋友曾连续担任过数届某商会秘书长一职,他将会长竞选的基本点总结为:一是要懂得砸钱,二是平时的人气积累。譬如,无论是潮汕商会还是浙江商会,会长的竞选宣言中,除了“带领会员和谐发展”格言之外,还往往会承诺担负商会的某些花费、减免会费,或者资助当地政府做一些公益慈善事业等。

当然,从“腹黑学”角度来看,成为一家商会的会长,是一项投资行为,且回报率不俗。首先,成为一家商会会长,可以实现马斯洛定律所界定的最高层次需求,除了同时进入当地政协外,还常常可以和家乡的父母官们平起平坐,齐论国家大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于很多出身贫苦、经过数十年努力才实现阶层上升的商人们来说,是提升社会地位甚至“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儿。其次,对于拥有实体公司的商会会长来说,和政府搞好关系之后,往往可以优先得到政府基建工程、毫不费力地挤进银行贴息的“绿色通道”……当然,后患亦是存在的,譬如由于政府换届,可能十来年也无法拿到基建的尾款,更严重的是由于站队错误,卷入腐败窝案等,金螳螂的创始人朱兴良就是前例之一。不可否认,在中国做生意,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遭遇天花板,就连互联网巨头,也无法在纯粹的商业里独善其身。一位资深的商人就曾这样感慨:“和政府的关系,要像谈恋爱,但不能走向婚姻。”

“昔日东吴之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三国演义》寥寥数语,大约可以讲尽商会会长们在权力变迁中的代际传承和世事变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