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甘肃为什么落后的主要原因!
2019-10-13 16:22
一位从北京来的记者,用7年时光,丈量甘肃这片贫瘠而又厚重的土地。他行走陇原、深入基层、了解省情,记录变化,感受希望……他以“甘肃人”的担当,为陇原大地的发展鼓与呼。从经济发展到乡土人文,从发现新能源建设矛盾到指出对外宣传不足,从呼吁建设第二水源地到绿色生态治理……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兰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林治波的《论甘肃发展》系列文章,以主人翁的立场对甘肃发展经济、开展扶贫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进行宣传;以主人翁的态度剖析甘肃存在的不良现象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为陇原大地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以下为人民日报记者论甘肃发展之十八:办事慢、办事难,是甘肃落后的重要原因。
笔者到甘肃工作已有三年,对于在甘肃办事之难,有了很多切身体验。本来,这个事情笔者在前面的文章里多次涉及,但鉴于此事的重要,还是愿意单独拎出来论说一番。
接触了一些在甘肃投资的企业家,也都有着和本人同样的感受,事情无论大小,办理几乎都难,顺顺当当的不多。甚至有些很简单的事,估计应该很容易办,但实际操办起来依然困难重重,磕磕绊绊,旷日持久,让人无可奈何。来甘投资,基本都是这个路数——开始的时候,都是兴冲冲而来,以为甘肃地处西部,亟待发展,急需资金,投资甘肃应该受到热情欢迎,办事应该顺顺当当,岂料资金投进来,项目实施起来,情况远非预想的那般,几乎没有哪个环节是顺当的。当发现不对劲,想要撤出去,那可就更难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耐着性子往下熬,真可谓“进退两难干着急,悔之晚矣我怪谁?”有一位企业家对我说:“干过好几个地方,多数地方办一件事,如果可以办,那么两三个回合,或者三四个回合就可以搞定;但在甘肃,十个回合下不来,难怪甘肃人总说‘人一之,我十之啊’。”
那么,在甘肃办事为什么难呢?换言之,甘肃办事难的原因何在?
笔者以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地处高原,有点缺氧,动作急了不舒服,于是就比平原地区舒缓一点。这不是玩笑,而是实际情况,云贵、青海、西藏的人,都比较慢,原因是相同的。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事情少,无须急,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缓慢的习惯。
三是官场盛行潜规则——我没有旁的资源,手里就这点权,这点权无论如何得充分用足,换来相应的好处,否则就不给办,不放行。
四是上级领导权威性不够,以致令不行、禁不止——命令下面干的,下面因未得好处而拖着不办;不让下面干的,下面因为有好处而照干不误。
以上四点,第一条是自然原因,第二条是社会原因,第三条是政治原因,第四条是领导原因,层层叠加,就导致了慢上加慢再加慢、难上加难再加难的局面。可以说,与东部南部各省市相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除了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之外,和办事慢、办事难有着极大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各兄弟省市都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情况下,甘肃的慢所导致的后果就显得愈发突出而沉重了。
当然,可能有两种人对于甘肃办事难、办事慢感受不是那么强烈,一是省上的主要领导,敢于把他们交办的具体事项拖着不办的情况毕竟为数不多;二是甘肃本地同志,因为在这里工作生活久了,见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感受强烈的是在甘的外地人,由彼及此,两相比较,快慢立显,反差突出,颇感不能适应。
改变办事慢、办事难的现状,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省上下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和上进心,让甘肃人民群众以积极进取为荣,以安于现状为耻,充分认识到甘肃还没有满足于现状的资格,必须发奋图强,积极作为;否则越落越远,永无出头之日。
二是整顿吏治,大力倡导廉洁政风,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严格的考核制,令必行、禁必止,优必奖、劣必罚,绝不能半点含糊。对于作风拖拉、吃拿卡要、令不行禁不止的干部,挖出几个典型加以严肃查办,昭告全省,以儆效尤,如此这般,则对于改善官场风气必有大益。
令人欣喜的是,省委已经充分认识到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将“效能风暴”作为十大行动推行开来。这样一场“风暴”是被人们渴望的,犹如大旱之望云霓。我们所希望的,是将效能风暴与廉政风暴有机地结合起来,刮遍陇原大地,刮出崭新气象!
声明: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本平台删除。
好消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