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做好新时代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对于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本案例中,资源与环境学院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理论联系实际,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对标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要求,围绕“党建+志愿服务+科技支农”创建理念,发挥农业专业优势,将党建工作向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耕读精神等方面延伸拓展,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打造出“六型堡垒”党建发展新模式,并在2024年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进行培育创建。党支部书记个人撰写的心得体会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表,在学生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红色引擎”作用和“战斗堡垒”功能。
二、案例分析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政工干部,长期处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往往因辅导员老师工作事项比较多,身兼多职,导致党支部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党支部成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流于形式。作为新时代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应当如何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如何扎实开展支部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分析摸索,在农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植入“党建+志愿服务+科技支农”的创建理念,发挥农业专业优势,探索“六型堡垒”党支部纵向发展模式的可行路径。
三、思路举措
资源与环境学院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始终对标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要求,严格“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学习制度。围绕“党建+志愿服务+科技支农”创建理念,在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多项成绩,逐步打造出“六型堡垒”党建发展新模式。
1、加强理论引领,打造学习型堡垒
党支部以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为重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两校“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党日,集中参观“北大荒精神博物馆”、“东北抗联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用“小载体”烘托“大主题”,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催发创新思维生根萌芽。
2.加强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型堡垒
党支部以育人需求为导向,培育“知农爱农兴农”创新型人才,构建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耕-读-情-志”实践育人体系,获“第三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一等奖”“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案例一等奖”“教育部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
3、加强奉献信念,打造服务型堡垒
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立足黑龙江生态建设与环保实际需求开展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调研实践,逐步形成“生态小卫士”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一堂堂有趣的科普课堂点亮了孩子们的自然与科技之梦。近3年超过200位学生志愿者加入其中,授课时长超过600小时,影响辐射超过800位中小学生,该项目于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屡获金奖,并入选黑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库进行孵化。
4.加强专业实践,打造助农型堡垒
支部党员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农技推广、“三农”调研、支教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赴黑龙江、吉林、山东等8个省份的乡镇村组,形成调研报告30余份,农技讲座18场。驻村合作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卡脖子”难题,促进技术落地,我支部的“学农护绿、科技助农”社会实践团获国家级“科技小院行”优秀实践小队二等奖。
5、加强创新联动,打造实践型堡垒
党支部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精准助力,300人次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哈尔滨市垃圾分类青年讲师团志愿者,承担垃圾分类宣传与普及工作。三年来,支部党员在“互联网+”“挑战杯”“SIPT”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100余项,获得“气象防灾减灾中国行”全国优秀团队等国家级、省级荣誉20余项。
6、加强党建带团建,打造辐射型堡垒
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做好思想引领,筑牢爱党报国信念。获“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党支部学术氛围浓厚,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影响因子13.27等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5项,2023年14名成员研究生推免至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
四、经验与启示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新形势下需要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发展需求,“六型堡垒”党建发展模式从学习到思考,到实践再到领悟,全面全方位地覆盖党员培养的教育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党员认真“学”,将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鼓励学生深入“思”,深入开展调研和谈心谈话,围绕学生群体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解决存在问题;帮助学生扎实“践”,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等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真切“悟”,引导党员认真总结、科学对待、重视学习、运用历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政治信仰、牢记初心使命,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