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商会”托起“大壮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12:21

江西省工商联在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着力引导广大乡镇商会发挥作用,一批由农民企业家组成的乡镇商会怀桑梓之情、聚乡贤之力、行振兴之举,拓宽了兴村的路径,丰富了村企联结的模式,演绎了“小商会”托起“大壮举”的精彩篇章。

从水北商会“一枝独秀”,到近千商会“满园春色”,乡镇商会迅速发展,兴村模式更加多元,“行动”潜力进一步激发。江西省新余市水北商会于2012年9月成立,以“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的思路,引导本土农民企业家支援家乡建设,带领村民共奔小康。

在水北商会的示范引领下,截至2023年6月,江西省共成立乡镇商会811家,参与“行动”的526家,占64.86%;受益村庄1953个。其中,实施投资经营类项目759个,累计投资总额70.39亿元,解决就业23984人,发放工资5.73亿元;实施公益捐赠类项目1045个,累计捐赠总额1.46亿元;开展农副产品采购2.12亿元,帮助销售4.79亿元。初步形成了“商会+村企共营+乡村产业”“商会+村企共建+乡村建设”“商会+村企共管+乡村治理”三种主要模式,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奔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会+村企共营+产业发展”

让乡村产业旺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乡镇商会发挥会员企业产业优势,通过多种载体开展村企联营,不断优化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乡村自我“造血”能力,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走出了村企共营共赢的产业振兴之路。

组建合作社联片发展产业。九江市永修县燕坊镇商会主动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商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红”有草莓500余亩,“绿”有蔬菜400余亩、茶叶600余亩,“黄”有柑橘2000余亩、贡柚150亩,“紫”有葡萄80亩的“多彩”农村产业发展格局,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家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3万元。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就业增收。赣州市南康区唐江商会引导副会长企业江西硒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唐江镇村民1765亩土地种植富硒水稻,创建“西坑香”富硒大米品牌,带动680余名农民工回流就业,解决空心村问题,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抱团进村推动产业多点开花。景德镇市乐平市镇桥商会广泛发动副会长程建峰、副会长黄平、理事华东辉、理事华长发等会员企业累计投资4600万元,打造了石墨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乐平市花正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乐平市神溪华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西粤乐建材有限公司等特色乡村产业,带动百乐村、高埂村、渡头村、石墨村、新乐村、神溪华家村等6个行政村集体累计增收500万余元,增加村民就业80人,人均年增收4万元左右。

筹集产业资金助力补链延链。吉安市泰和县沙村镇商会主动对接当地政府,筹资600多万元支持乡村发展,建设“珠陵.星苑”民宿,补齐沙村镇乡村旅游产业链民宿空缺,增加绵溪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解决就业2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并有效带动绵溪漂流、龙虾垂钓、果蔬采摘等其他旅游业态的发展。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依托本村自然资源,引入禾源旅游、螃蟹王国、奕方科技、赣红农业等农业、文旅及互联网企业投资,打造研学劳动教育基地,奕方果园、艾草、黑木耳、杨梅等种植基地,肉牛、鳜鲈鱼、黑山羊等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手工腐竹馆、小酒馆、星空影院、农耕体验馆、电商直播等项目,补齐并延长乡村农文旅产业链,实现了整村经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6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商会+村企共建+乡村建设”

让乡村面貌美起来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乡镇商会注重发挥乡情纽带作用,充分引导、利用好会员企业建设家乡的愿望和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村企共建,形成了乡村建设的强大洪流。

引导乡贤会员回村推动农村“宅改”。鹰潭市余江区中童商会发挥“党建+乡贤”力量推动秀美乡村规划与农村“宅改”同步进行,支持26名乡贤会员回乡任村干部、理事长或理事等职,其中5名进村两委班子,他们以身作则,主动退出宅基地,成为农村宅改带头人或重要参与者。

组织会员企业联村完善设施建设。上饶市鄱阳县田畈街商会组织20家会员企业与8个行政村开展村企联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秀美乡村。比如,湖城再生资源公司为高家坞村投入200万元,江西众利公司为松林村、同心村分别投入16万元、12万元,波星公司为雁桥村投入21.8万元。

设立专项经费定向帮扶基础设施薄弱村。新余市水北商会设立500万专项经费,开展“商会+弱村”基础设施改造行动。截至目前,商会累计捐助1.2亿元用于乡村建设,其中,新农村建设7250万元,颐养之家建设2760万元,修桥修路绿化1450万元,太阳能路灯460万元。

“商会+村企共管+乡村治理”

让乡村风气好起来

发展与治理并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以党建为引领,乡镇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多模式嵌入参与乡村组织治理,成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有效治理的新生力量。

引导全员关注农村“一老一小”。南昌市南昌县武阳商会引导全体会员设立武阳教育奖励基金,参与捐资助学款超1400万余元,每年按照武阳镇政府提供名单对接帮扶孤寡老人30余人,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品质。抚州市黎川县日峰商会走访慰问日峰镇敬老院资金及物资共计20万元、慰问贫困学生等共计47万元,会员个人自发性捐款捐物共计55万元。商会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

凝聚乡贤力量集成服务为民生。九江市柴桑区城门商会动员40余名乡贤会员捐资300余万元建设城门乡贤馆,集成文体活动、学习培训、养老服务、健康监测、职工之家、老年大学、乡镇党校等功能,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组织运营,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丰富乡民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

发挥党组织作用守护一方安稳。宜春市靖安县高湖商会建立商会党总支消防、巡防和调解三队,在纠纷调解、安全生产、参与维护乡镇稳定等方面积极出力。截至目前,商会出面调解民事纠纷36起,处置火情3起、偷盗1起,获“省枫桥经验”示范典型。(江西省工商联供稿)


(责编:邱烨、帅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