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如一束光,给人们带来希望;慈善,如一团火,给大家带来温暖;慈善,如一缕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在陕西东部渭南,涌现出一批慈善人物,他们是身残志不残的特殊学校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小侠;“身在边疆,心系故乡”的退休干部孙树荣;慈爱父子,传承慈善十几年的爱心经理杜雪田;“慈善之家”三代同做慈善事的小老板崔治;义务为市民维修家用电器几十年的“中国好人”李长聆;还有投身慈善的企业家王新建、査敏等一大批心怀慈善,自愿奉献的爱心人士,他们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好事,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
“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从善”在渭南蔚然成风,随着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的转化,慈善触角逐渐延伸到村社,群众参与度逐年提升。仅“9•9公益日”,7年来,渭南市慈善协会网上募集1.2亿元,参与人数200余万人次,连续多年募集数额位列全省前列,其中2019年位列全省第一。
慈善项目落地有声
募集是基础,项目是支撑,发展是要务。
建立企业捐赠、网络众筹、冠名基金、政府购买服务和援助五大慈善募集平台,不断强化募集机制、创新募集方式、拓展募集渠道、提升募集效果,渭南市慈善协会款物(包括基金)募集连年攀升,从2017年的不足千万元,到2023年的2700余万元,7年累计募集款物(包括基金)5.1亿元、实施慈善项目218个、受益群众100余万人。
扶贫济困、助残救孤,领导重视、各界支持,渭南市慈善协会迎来“互联网+”新时代,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每逢“9•9公益日”网上募集,或者遇到“9•5慈善日”一日捐、“乡村振兴•陕西专场”活动,渭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积极参与,带头捐款。渭南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都要抽出时间,参加慈善活动,调研了解慈善工作,解决市慈善协会办公场所、工作费用的问题。渭南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行动上支持慈善发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农厕改造设置项目,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目前已建成、修复慈安便民桥200余座。市慈善协会主动与陕西省慈善协会联系,积极与陕西省财政厅、水利厅对接,争取“排水(碱)沟修建慈安便民桥补助资金”项目支持,为临渭、大荔碱涝地区和秦岭沿山交通不便地区群众解决出行难问题。
关注春节、儿童节、重阳节“三大节日”,集中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同时广泛开展捐资助学、助医、助困活动,实施“儿童之家”“慈善筑巢”和“生命之光”“春暖阳光”项目。
集中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参与大荔县抗洪救灾工作,带头捐款,发出倡议,在大灾大难面前奋勇向前,体现了慈善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传播慈善理念,在全市镇村、社区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同时取得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以慈善的路径和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建立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并驾齐驱的现代慈善体系。
加强内引外联,与江苏镇江、浙江温州及陕西西安、商洛、榆林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目前,镇江市慈善总会共支持300万元,用于修筑慈善学校和帮扶困难家庭。
开展“慈善-企业联谊活动”,会长、副会长和工作人员包联县级协会把大事落到实处,渭南市慈善协会不断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慈善文化浸润人心
慈善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修养;慈善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慈善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浸润着心灵,滋养着人生。
围绕“善行渭南、幸福家园”主题,渭南市慈善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倡导先进慈善文化理念,弘扬扶贫济困,友善互助的慈行善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升全民慈善意识。
以法为凭、循法而行,《慈善法》及陕西省《实施办法》、渭南市《实施意见》就是学习宣传的重点。渭南市慈善协会邀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走进“东秦大讲堂”,为千余名副科级干部讲解《慈善法》;会长、副会长作客渭南电视台,与群众面对面,现场答疑释惑《慈善法》;渭南慈善艺术团进学校、到小区、去农村,宣传《慈善法》;在全市范围开展慈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做到城乡全覆盖。
宣传慈善典型,传递慈善温暖,渭南市慈善协会始终在路上。在生活中发掘慈善人、慈善事,通过全媒体视觉进行采访报道,以先进引领,用典型带动,榜样的力量感染着一颗颗友善之心。聘请33名各界先进人物担任“慈善大使”用自己的行动讲好慈善故事。在高速路口设立大型慈善宣传展牌,连年举办慈善图片巡展、“慈善之夜”大型公开募集文艺晚会,联合渭南电视台制作、播放渭南慈善宣传片,以“渭南慈善之歌”为名,创作录制慈善歌曲、编辑出版慈善书籍及《善行渭南》画册,在一系列不间断的宣传中,慈善知晓率、参与度得到有力提升。
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是渭南亮点、渭南特色。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已形成“两进经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教育局、市慈善协会《关于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的意见》,市慈善协会和市教育局召开了联合会议,全市上下,把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纳入教学内容。与渭南市老年大学联合创办渭南市慈善老年大学,聘请教务教学专职副校长,设置慈善微党课、开设慈善大课堂,大型讲座月月有、小型活动不间断。
慈善服务建设有力
渭南市第二医院下乡义诊,小白兔口腔医院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检查口腔,华州区自行车队深入山区拾垃圾……
在渭南,活跃着这样一批慈善志愿服务队伍。渭南市慈善协会数据显示:“全市慈善志愿队伍625支,志愿者约5.2万人”。
一支支身着红马甲的慈善志愿服务队伍,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渭南市慈善协会并不满足现状,他们思考着:怎样抓好队伍、提升服务,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8月17日,渭南市慈善协会召开全市慈善服务工作大会,成立总队,下设分队,层级设置的方式让服务管理更加科学,指令传达更加顺畅,活动进行更加有力。
富平县慈善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闫磊带着他的团队,开展“关爱退役老兵”活动,历时16个月为300余名老兵义务拍摄戎装照,走过9镇100余村,行程1.2万余公里。
临渭区慈善协会有总队6支,分队152支,志愿者1.2万人。3年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参与志愿者3.6万人次,受益困难群众10余万人。
纵观全市慈善志愿服务,叫得响、推得开心的项目有“三大节日送温暖”“3•5志愿活动周”“关爱大秦岭”“废旧衣物回收”。认真搞服务、实在做事情,一个个服务项目形成了一张张慈善名牌、一项项服务品牌。
慈善服务,永远在路上;慈善工作,正在进行时。渭南市慈善协会坚持“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建强班子选好人,全面完成全市各县(市、区)换届选举工作,彻底改变了部分县级协会有名无实的问题。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蒲城县、澄城县慈善协会联合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把慈善工作站建到村、社和办事处。
“坚持募集为本、狠抓慈善项目,扩大慈善宣传、做强慈善文化,加强组织建设、重视自身建设”,渭南市慈善协会不断丰富慈善公益内涵,释放慈善组织活力,推动渭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